2025年8月思考笔记

2025年8月思考笔记 经济下行期的婚恋困境:一场集体博弈 2025年08月01日 - 00:27:32 偶然遇到一位朋友说自己很幸福,从小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她觉得人性本自私,但没必要深究,大家“装聋作哑”地相处就很好,因为深究出来的东西往往无法直视 对他而言,不去过度探讨人性是在保护自己的纯真。但人性是复杂的,既有自私的本能,也有爱与利他的能力。成熟的标志或许不是停留在纯真或愤世嫉俗,而是在了解全部真相后,依然选择相信爱,给予善意 我希望能充分地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意义与美 #观我/人性 为何我们压抑哭泣:情绪的表达与接纳 2025年08月01日 - 10:47:46 我们生来就是通过哭声与世界互动的,这是婴儿传递信号的本能方式。 然而,文化总是压抑我们,要求我们表现得坚强。大部分情绪因此被贴上消极的标签。其实,哭泣不是错,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的难过和情感道歉,只需要客观地记录和接纳它。 #观我/情绪 人际关系中的必要距离 2025年08月01日 - 10:51:13 人际关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生人勿近的个人空间。 #观我/人际关系 AI时代的学习入口:重塑信息获取路径 2025年08月01日 - 12:49:12 关于学习,我越来越有一些新的感触: 视频是娱乐,不是学习:看视频更倾向于是一种消遣,应该在想放松时看,而不是在想学习时看。 AI优先于官网:直接阅读官网文档通常效率低且复杂。应该首先以AI作为交互入口,对关键或疑惑的部分,再追溯到官网等一手信息源。 提升输入质量:学习的核心在于如何高效地通过AI学习。掌握苏格拉底追问法、思维模型等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输入(Input)的质量。 #格物/学习方法 从“提示”到“体验”:智能产品的进化之路 2025年08月01日 - 14:46:08 AI交互正在经历从“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到“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再到“体验工程”(Experience Engineering)的演变。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核心是让AI理解你是谁、你在干什么、你关心什么。它通过系统性地建模和管理信息环境、用户状态及意图,实现更精准的系统行为。OpenAI的MCP协议就是这个趋势的体现。 体验工程(Experience Engineering):核心是让你觉得AI好用、舒服、有启发、有价值。它用系统化的方式去设计和优化用户在感知、设计、技术层面的整体感受。 一个真正聪明的LLM产品,是“上下文工程”与“体验工程”的结合体:它既知道你想学什么(上下文),又能讲得很好,引发你的思考(体验)。 #格物/AI产品 苏格拉底的警示: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2025年08月01日 - 14:50:20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August 31, 2025 · 21 分钟 · 4409 字 · 熊鑫伟,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