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思考笔记

2025年6月思考笔记 拒绝的边界感 2025 年 06 月 02 日 - 06:28:12 在一家韩式炸鸡店,没想到周围全是中国人。 套餐都是双人份的,我一个人就点了两份双拼。点餐时问的是能不能刷卡,想避免用现金,感觉现金不是很够。 旁边桌有两男两女,和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他们想找我换钱,说自己的现金不够,女生提议可以用微信换。 我说不行。 我没有解释理由,我觉得好像不需要理由,不行就是不行。 他们好像尴尬住了,老板也尴尬到了。他们的尴尬来自预期落空,也源于自己的面子。 一个陌生人拒绝了另一个陌生人的换钱请求,并且选择了不解释。对方感到了尴尬,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预期与现实发生冲撞时,面子与自我边界的自然摩擦。 人的尴尬,往往不是来自于他人的冷漠,而是来自于自己对他人回应的期望没有被满足。 #观我/人际 徒步中的真实感:超越逻辑的热爱 2025 年 06 月 02 日 - 08:51:22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事情,比如说,我为什么来徒步。 之前和朋友聊起,他问我为什么喜欢徒步爬山,明明很累。我当然能用理性去分析:是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是喜欢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看到的绝美风景,还是享受徒步过程中那种专注当下的状态。这些是给他的答案,但我也自知,这并不足以还原真实的感受。 那什么是给自己的答案?喜欢就是喜欢,热爱就是热爱。可以找到无数理由和借口,也可以用逻辑层层推理,但语言终归是有限的。只有当我真正一个人走在山脊线上,那一刻身体和心灵的感受,才是真的。 很多事情无法用逻辑解释,就像为什么有人会为热爱废寝忘食,为什么有些旋律一入耳就挥之不去。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热情。科学解释世界,艺术感受世界;逻辑构建世界,而热爱则让这个世界有了温度。 徒步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浪费”——放空自己,感受世界。当看到人群、山景,脑中会自然涌现出一些想法,然后随之发散漂流。我享受这种自然的思考状态,即使被打断也没关系。这种真实感,不是可以伪装或刻意营造的。 我特别喜欢人在徒步里展现出的“真实感”: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沉默了,有些人忽然开始喃喃自语,有些人眼神发亮地说想通了一个问题,还有些人只是笑着说“今天的风真好”。接受这种真实,让自己自然地流动起来。 #观我/徒步 简单与复杂的辩证 2025 年 06 月 02 日 - 09:27:09 昨天徒步,陆陆续续想了很多关于简单和复杂的平衡。 我现在越来越钟情于“简单”,无论是纯粹的简单,还是抽象后的简洁。 但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和“复杂”的人相处。不是因为简单不好,而是因为复杂的人身上有更多生活留下的真实痕迹——那些挣扎、矛盾、不确定、患得患失和不安全感,这些都是人性最诚实的写照。观察他们,就是在观察人性本身。 还是那个认知路径:简单 -> 复杂 -> 简单。越接近真相和真理,往往越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这是对世界复杂性的尊重。那些轻易给出标准答案的人,如果他们不是上帝,就是傻瓜。老子说“知者不言”,我想,并非不愿意说,而是语言本身终有其局限。 那么,我们还需要追求简单吗?当然。简单是一种生活哲理,“大道至简”。老子用《道德经》极简的语言表达了极深的哲理,乔布斯把复杂的技术用最简洁的用户界面呈现出来。“简单”从不等于“容易”。 这种边界感在哪?又回到了对“平衡”的理解和运用。 真诚的简单:不包装自己,承认并暴露内心的矛盾。我知道“完美”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真实坦诚远比表面的滴水不漏更珍贵。 承认无知:越是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就越发现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往往是“我还不了解”。 这依旧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简洁的深度美学。 #观我/成长 韩国文化初探:从“恨”到“꾸안꾸” 2025 年 06 月 02 日 - 10:42:06 几个月前,甚至在有自我意识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受到互联网上一些猎奇内容的影响,对韩国这个国家并无好感。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民族认同与文化主权的焦虑感。包括来济州岛之前,也觉得这辈子来走一次偶来小路就足够了。...

June 30, 2025 · 16 分钟 · 3255 字 · 熊鑫伟,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