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源以及开源商业模式研究

开源为我带来了很多的成长,很多的成长经验和学习途径都是通过开源获取到并且学习到的。 这里有一篇我的第一次开源的成长指南:https://nsddd.top/zh/posts/open-source-contribution-guidelines/ 之前,在深圳的 全球流量大会(GTC) 一些来自我对开源商业化的思考: https://github.com/cubxxw/blog/blob/main/content/zh/posts/openim-open-source-business-journey.md?plain=1#L2 第一次参与开源还是一个刚刚接触大学没多久 ~ ,调研了解到很多优秀的开源项目都会有很多业界大佬坐镇,因此会让大家以为只有“大牛”才能参与开源。实际上,开源社区经常会听到 “我是小白,我可以参与开源吗?” 这种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同学往往是对开源感兴趣,但并不知道如何入手的小伙伴。 从开源定义来看,我们不需要成为“大牛”才能够参与开源。所谓开源,其实是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开源领域发展的行为,通过分享自身技术和经验来促进大家的技术交流,从这方面讲,开源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有想要分享的东西,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开源。 从参与要求来看,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参与开源。开源社区不是学校,社区会解答你的疑问,但首先你要有一定了解,才能准确提出你的疑问。对开源项目一无所知是无法参与开源的。当然,这与你是否成为“大牛”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就可以参与相应的开源项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人天生就是“大牛”,“大牛”们也是在参与中不断成长的,不要被虚无的 title 所困扰,只有不断的坚持和探索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其实旅游中也有过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旅游中我喜欢摄影,带着相机走走拍拍。或许和女生不一样 ,我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更倾向于发现风景的,就像是在香港的麦理浩径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间破边洲部分,我更多的是以人物在破边洲的悬崖边上,然后衬托后面的悬崖的美丽壮观。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 在我们摄影的时候,我们面临对焦,开始在远方我们或许更多的是把焦点放在人物后面的背景上,或者说是 title,比如说某个人是某个大学、某某大厂的光环,反而忽略了他的本身。后面当你关注在人物身上,你会发现人物的美,你会想办法如何把漂亮的小姐姐这一瞬间记录下来。这个时候其实你更专注的是某一个人,这个转变很重要,你慢慢的发现自己专注自己了,而不是专注后面虚无缥缈的光环和头衔。 在开源社区中,我慢慢学习到了非常多的技巧,比如这里我总结出一篇开源社区的提问技巧:https://nsddd.top/zh/posts/the-art-of-asking-questions-in-open-source-communities/ 我对整个的开源成长也有自己的思考总结,写了这篇关于开源的成长性指南阶段,从我们第一次加入开源项目开始,到最后开源和维护自己的项目,以及商业化成长,可以参考: https://nsddd.top/zh/posts/stage-growth-of-open-source/https://nsddd.top/zh/posts/stage-growth-of-open-source/ 非常推荐阅读 ~ 在加入 OpenIM 的社区一年中,我将自己的开源理解和运营技巧都集成在了 OpenIM 的开源布道上,将 OpenIM 社区带入到了一个顶级的开源社区中来。除此之外,我参与过其他的优秀开源项目的贡献和维护,我会从自己的角度上来介绍如何运营一个优秀顶级的开源社区。 开源不仅是我的热爱,也逐渐成为我的一大优势。在我与开源的互动中,我们相得益彰。 开源除了给个人以及公司带来技术影响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源实现商业化价值,而这部分才是很多开源项目成功的实际驱动力。本文会介绍我对开源的理解,以及着重介绍自己对开源以及开源商业模式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为决策项目是否应该开源、采用何种开源策略以及开源商业化路径提供参考意见。 如果你对我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开源的 github 账户: https://github.com/cubxxw 开源商业模式 越是用户付费意愿强的功能,越是要闭源。越是用户觉得好玩的功能,能吸引到大家的功能,越是要开源。 我认为的开源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开源商业化模式文章后面会总结目前的所有的商业化模式,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商业模式是 open-core 和 open-standard,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比如说开源软件免费,但结合硬件组合销售。 我认为: 越是用户付费意愿强的功能,越是要闭源。 越是用户觉得好玩的功能,能吸引到大家的功能,越是要开源。 我认为的开源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开源商业化模式文章后面会总结目前的所有的商业化模式,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商业模式是 open-core 和 open-standard,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比如说开源软件免费,但结合硬件组合销售 开源也有自己的护城河吗? 担心开源后自己的产品被抄袭,开源,作为一个推动技术创新和社区合作的新力量,其商业模式多样,从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到构建围绕核心开源项目的企业级产品。 我认为在开源的护城河上面,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产品开源的独特价值和社区力量,创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所以基本上就是你要不是有开源 core 产品,作为线索漏斗去吸引你的用户,然后用这来做你整个公司的品牌,然后再做差异化功能的落地实践,然后另一种可能就是类似 MySQL 做咨询顾问的工作。 那么开源产品本身的护城河我理解其实抛开和普通产品护城河区别外,Open standard是今天开源软件商业化更好的一个形态,它对这个公司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open core 其实在云时代很难发展,即使是目前 OpenIM 那种做好 传统的 open core 模式在云时代下会比较难,可能难就难在构建好护城河,比如说跟那些云厂商比。各大云厂商,从各方面看,都有巨大优势: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流量资源,客户的流量在这里,推广的流量在这里,如果你很不幸,刚好跟这个云厂商贴在同一个赛道,你怎样去获得一个这个优势?这很困难,也是 MongoDB、Elastic、Redis 等开源厂商被逼的修改开源 License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April 13, 2024 · 6 分钟 · 1121 字 · 熊鑫伟,我

对开源商业化的思考 & 全球流量大会(GTC)学习以及总结

引言:深圳福田会展中心的全球视野 2023年12月6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GTC 2023 全球流量大会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盛会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技术精英,共同探索互联网行业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身为参与者,我有幸深入这场融合科技与商业的交流盛会,特别是“聚焦开源,扩展出海新领航”这一议题,让我收获颇丰,印象深刻。 大会聚焦于全球化的多元话题,包括出海市场的选择、广告推广策略等,与我此前参加的专注于日本市场出海活动的公司非常相似。然而,这次大会让我首次深入接触开源社区,不仅结识了众多开源界的领袖和布道者,也与许多杰出的开发者交流了心得。通过这些交流,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还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在这篇博客中,我将对这次独特的经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分享我在开源和全球化交汇中的洞见和学习。 对于 OpenIM 来说,我们现阶段正在全力准备奔向海外市场,希望打开国界,将 OpenIM 好用而且免费的开源核心功能贡献给全世界开发者。 开源项目天生就是分布式协作的,这是一种松散的结构。以 OpenIM 的开发者为例,我们现在有很多贡献者,开发者,虽然社区有双周会,但是还是很难和人或者同事有深层次的交流。 但对于开源商业公司而言,并不能简单的使用这种远程工作模式。在商业公司中,协作会更加的密切,而且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当面沟通更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这是远程工作难以替代的。当然,远程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吸引全球的人才。 所以,开源商业公司采用远程协作并没有问题,但一定要保证沟通的足够充分,拉平信息: 要视频沟通,文字只作为最终的记录。视频是沟通过程中信息丢失比较少的方式,是远程工作交流的首选方式。千万不要用文字来讨论非技术问题,这会带来巨大的信息差和误解。 保证沟通的尊重和善意。在开源项目中,大家因为没有雇佣关系,都是无偿做贡献,所以在异步沟通时特别强调尊重和善意;而在商业公司的远程办公时,因为缺少同事之间的沟通、吐槽和心理按摩,就更要注意沟通的尊重。 定期线下见面,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另外一点,长期的远程协作,对于参与的工程师来说,除了需要很高的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要求外,也要注意工作和生活的隔离,保持正常的社交活动和运动健身,否则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之前和 Apache APISIX 的某个小姐姐聊天,她说的一句话感触很深。也有很多适应不了远程工作的同事一一离去,这也是一个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法则。 关于 OpenIM 的远程工作,以及企业的文化,强烈推荐阅读下面的博客: Englist Version 中文版本 出海挑战: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之旅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探索充满挑战与机遇。从初涉海外市场的尝试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它们不断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增长点。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超越传统的商业模式,适应多元文化和不同的市场需求。 首先,来到了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去做海外社区? 和很多的开源社区的布道者和专家沟通交流,然后反思,我深信建立一个活跃的海外社区是开源项目成功的关键。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源不仅是关于代码的分享,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通过建立海外社区,我们不仅能将技术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还能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和创新。 人性化地讲,建立海外社区意味着建立更广泛的连接和共鸣。每一位开源贡献者,不论身处何地,都希望他们的声音被听见,他们的贡献被认可。海外社区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分享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经验。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不仅丰富了项目本身,还激发了更多创新的火花。 同时,海外社区的建立也是对开源精神的一种致敬。开源精神强调的是开放、协作和共享,而这些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通用的。当我们向海外扩展时,我们不仅在分享代码,更在传播这种包容和合作的精神。 此外,对于开源项目而言,海外社区的建立还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和使用场景。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用户对技术的需求和应用方式可能截然不同。这些多样性的输入是项目发展不可或缺的,它们有助于项目更全面地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用户。 我从大一开始接触 Github ,这个成功打开我通往未来的钥匙。 从2020年左右我开始接触开源,觉得开源比业务代码更有意义。因为开源不仅有技术积累,而且能把你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一起成长,所以开源对程序员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事。 最开始的时候,我通过学习做笔记,分享笔记到 GitHub ,到后面做项目,参与到一些顶级的开源项目中来,然后慢慢的追求精益。整个过程,我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 甚至我的代码,就像 Git 或者 区块链的默克尔树结构,一步步的串起来记录,每当一个时间段,看到以前的 PR ,满满的都是回忆和尴尬 … 同样,我也是一个云原生的爱好者。 在如今这个时代,开源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潮流,尤其是在云原生的领域。以微软为例,他们在 Github 上的开源项目贡献位居全球前列,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开源的全面拥抱。在云原生时代,如果你不拥抱开源,不利用开源组件去构建和优化你的核心系统,很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云原生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企业和开发者必须快速适应新技术和方法论,而开源社区正是这种创新和合作的孵化器。在这个时代,开源不仅仅是技术选择,更是一种必要的战略思维。 开源社区国际化选择:第一站,启航 美国:开源发展的领头羊 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拥有超过2000万的开发者,过去一年增长了21%。美国的开源社区历史悠久且成熟,是全球开源活动的重要推动者。 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的新星 亚太地区,尤其是印度、日本和新加坡,正经历着显著的开源社区增长。印度的开发者社区增长尤为显著,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 非洲:充满潜力的新兴市场 非洲各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加纳和肯尼亚,也在迅速发展成为技术公司的新兴枢纽。这些地区的开发者数量每年都在显著增长。 南美洲:稳健增长的活跃区域 南美洲的开发者社区,特别是在阿根廷和巴西,也在持续增长,与亚太和非洲的增长速度相仿。 欧洲:稳定增长的成熟市场 欧洲的开源社区虽然增长速度较美国慢,但在西班牙、德国和英国等国家仍保持稳定增长。...

December 7, 2023 · 3 分钟 · 477 字 · 熊鑫伟,我